设立1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产业集聚度达到60%的银发经济、应急产业等特色产业园按营收给予支持。支持园区数字化改造,对引入优质工业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的园区给予一定奖励。强化基金支持,优化审批,为园区服务中心人员设“绿色通道”。
二、英才集聚,科创引领:设立招才引智资金,引进顶尖科创人才,给予人才最高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给予企业1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事一议”,资助最高5000万元。对全职引进省部级专家人才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扶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公寓、医疗等服务。
三、走访解促,惠企利商:出台“1+N零秒”工作机制,畅通政企沟通,健全包联机制。选派4批100名优秀年轻干部驻企入企学习,解决发展堵点。建章立制,确保企业问题解决各环节顺便畅达。
四、校政企合,创新驱动:设立1亿元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500万大学生创业奖励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参政议政,建立校地融合发展投入新机制,吸引资本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校地融合,落实税费等优惠。
五、土地增效,要素保障: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由15%提高到30%。对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用地价格按照0.7-0.8地价系数进行修正。鼓励园区盘活低效用地,积极推进“工业上楼”或“多层厂房”模式。
六、优化服务,柔性执法: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一般违法只执法不罚款。深化“企业宁静日”,建立入企检查报备评价制度,推进“非现场”检查,降低执法人员现场检查频次。
七、金融赋能,畅达融资:设立2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建立首贷续贷中心服务机制和企业上市服务协调机制,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培训。设立央国企和中省直合作专项基金,将央国企和中省直投资项目纳入银企合作年度计划,建立园区信贷风险共担机制。
八、审批提速,便捷高效: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广“承诺即开工”,扩大“领办”范围。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五个一”企服直通机制,压缩审批时限。
九、鼓励投资,扩大产能:建立央国企和中省直招商库,支持央国企来我市投资建设。鼓励企业技改,设立展会奖励资金池,每月固定注资100万元。对新改扩建会展场馆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按比例奖补工业技改项目,按档次奖励新投产与规上企业。
十、亲商重企,尊崇厚待:设立“三河企业家日”爱游戏中心,聘请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家作为政府经济顾问,表彰并邀请列席重要会议。评选优秀企业,为获奖企业负责人颁发服务保障卡,提供交通、教育、医疗、旅游、政务等方面优待,终生免费享用域内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