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直指行业核心命题:万亿储能赛道背后的商业密码正在改写。
全球最大储能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直指行业核心命题:万亿储能赛道背后的商业密码正在改写。
规模再破纪录:展览面积达16万平米,吸引800余家参展商,涵盖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领军企业,500余项新品全球首发;
技术战略升级:聚焦钠电、液冷储能、AI调度等前沿领域,宁德时代将发布“零衰减”电芯,阳光电源推出第五代液冷系统;
认知重构实验:首设技术参数转化展区,通过可视化模型解析储能经济性,破解“实验室数据≠市场认知”的行业痛点;
全球政策交锋:30国代表将探讨欧盟碳关税、美国IRA法案2.0等政策对产业链的重构效应。
产业转折点当前中国储能规划产能已超全球需求两倍,行业竞争从产能扩张转向标准制定权争夺。ESIE 2025首次将“技术定义权”“模式线场论坛深度探讨产能过剩下的突围路径。中关村储能联盟秘书长指出:“数智化不仅是技术,更是商业逻辑的重构。”
2025年2月,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如同投入能源市场的战略核弹。文件明确要求:到2027年,新型储能制造业要实现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这些政策不仅带来市场扩容,更在重构商业模式——国家能源局已明确鼓励民企参与核电、油气、新型储能等重大能源项目,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订单暴涨300%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共振效应。
但政策驱动的市场更需要战略定力。当中国计划到2025年新增5.8TWh产能,超过全球总产能两倍时,产能过剩警报已然拉响爱游戏官网。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战略锚定模型”中的动态调整能力,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风险的平衡木上精准行走。
英国布拉姆利100MW/331MWh储能项目,以98%能量转换效率和12000次循环寿命,直接碾压特斯拉Megapack。
这场技术背后,是锂电池价格四年下降40%的产业突变,更是中国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范式转换。
1.模块化降维:将储能系统拆解为电芯-PCS-EMS-BMS四大模块,配合3D动态图示实现技术化传播。某头部公众号《工商业储能系统运行全图解》爱游戏官网,通过能量流动路径可视化,使非技术人员也能理解系统逻辑。
2.材料:钠离子电池成本较锂电池降低30%,安全性提升50%,正成为数据中心等场景的新宠。美国Natron公司已实现钠电量产,中国企业加速布局这条“第二赛道”。
3.安全重构:热失控防护技术使事故率下降99%,《储能安全》揭示的五大关键技术,正在消解行业最大焦虑点。
这种技术跃迁需要战略级研发投入。某时代研发费用五年增长八倍,2023年达25亿美元,其背后是“技术符号化”战略的典型实践——将实验室参数转化为“度电成本下降29%”的商业语言,完成从技术优势到市场认知的惊险跳跃。
传统的峰谷套利(价差0.7元/度时IRR可达18%)正在进化成“储能+”生态体系。当江苏某微电网项目将储能与光伏、充电桩、虚拟电厂结合,其度电收益提升至传统模式的3倍。
1.价值分层:电网侧储能聚焦调频服务(每分钟响应速度价值0.8元/kW),用户侧储能深耕需量管理(降低基本电费30%),电源侧储能探索容量租赁(年租金150元/kW)。
2.模式迭代:共享储能电站通过“容量分时租赁+增值服务分成”模式,使投资回收期从7年缩短至4年。山东某200MW项目已实现运营商、投资方、电网公司的三方共赢。
3.跨界融合:特斯拉Megapack与亚马逊云服务结合,使储能系统变身“电力数据中心”;比亚迪将储能柜嵌入5G基站,开辟通信能源新战场。
这些创新验证了世邦大通“新能源品牌价值可视化”方的精髓——用动态收益曲线替代静态财务模型,将抽象的商业逻辑转化为“5年省出1座工厂”的品牌视觉冲击。
在信息过载的储能赛道,各家品牌爆款内容的生产早已超越简单的信息传递,演变为一场认知重构的战略博弈。
通过拆解近三年储能行业爆文基因,我们发现储能行业中内容传播已形成黄金三角模型:技术化+场景符号化+价值可视化,拆解其本质是将企业的专业壁垒转化为商业共识的品牌认知工程。
黑箱可视化拆解:例将储能系统分解为电芯-PCS-EMS-BMS四大模块,配合3D动态能量流图示,如楚能新能源在日本展会的CORNEX M5系统演示,使技术逻辑具象可感;
收益动态建模:例嵌入H5交互工具模拟峰谷价差收益,某头部账号《储能项目IRR计算器》让用户滑动时间轴即可查看十年现金流,阅读留存率提升55%;
安全焦虑消解:例通过事故树分析法拆解热失控链路,《储能安全》揭示的五重防护矩阵,将专业技术转化为风险控制决策树。
术语符号化重构:将SOC(电池剩余容量)转化为储能钱包余量,液流电池比喻为能量马拉松选手,降低认知门槛;
双线交叉叙事:《储能老炮亲述:3个月说服30家工厂》融合工程师技术拆解与业主经济账测算,使专业内容具备故事张力;
数据感知强化:引用CNESA装机量数据时,同步展示锂电成本十年下降曲线动态图,将抽象数据转化为视觉冲击。
这种内容生产体系与世邦大通储能品牌认知颗粒度模型深度契合——将专业信息分解为300-500字的认知单元,适配从CTO到采购主管的多元决策场景。
当《储能安全》通过五维防护矩阵重构行业安全认知时,本质是在用户心智中植入战略级认知坐标系,这正是品牌全案策划中战略定位+传播设计的终极体现。
面对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2TWh与规划产能5.8TWh的尖锐矛盾,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三大战略能力:
1.前瞻技术预判:当多数企业扎堆锂电时,前瞻布局液流电池(生命周期成本低40%)、氢储能(适合长时储能)等第二曲线.行业生态整合:
这需要世邦大通“战略升级”模型中的系统思维——将技术研发、商业创新、内容传播纳入统一战略框架,在政策窗口期完成从产品供应商到能源解决方案商的跃迁
这场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认知——通过将专业壁垒转化为商业共识,中国企业正在构建新的能源话语体系。
深谙商业创新的战略型选手。正如《经济学人》所言:“电池正在我们眼前改变游戏规则”,而规则的制定者,注定属于那些率先完成“技术化+价值可视化+认知符号化”三重突破的弄潮者。
世邦大通咨询始终围绕解决B2B企业品牌价值塑造及营收增长的核心问题,深耕策划行业20余年,专家团队为国家名片提名人和终审评委、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评审专家、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单位爱游戏官网,助力企业成就细分行业龙头品牌,专注为B2B企业提供品牌建设及营销驱动增长
世邦大通增长战略专家组在工业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品牌赛道深耕多年,策划和指导了国家电网、华建集团(600629)、巨人新能源、西子洁能(002534)、宏微环境、碳索能源、节卡机器人、迈瑞尔、伟星新材(002372)、正泰电器(601877)、鸿远电子(603267)、晶丰明源(688368)、必创科技(300667)等在地方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工业设备、装备电器等品牌和上市公司,在它们成长为头部企业品牌的同时,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园区品牌和城市品牌以及所处的产业品牌的分合联动式发展。
我们深信,未来十年只有从竞争战略高度出发,中国企业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进而推动中国迈入全球强国行列。